Web3 何以成为可能?How can we make it by Web3?

fffmCQ.jpg

人是社会属性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作者:wenser2010

封面:Photo by Pawel Czerwinski on Unsplash

Welcome to wenser’s special column in web3. 欢迎来到 Wenser 的 Web3 专栏。

Web3 何以成为可能?How can we make it by Web3?
wen,ser?

好久不见,朋友们,过去一段时间在安心(静)build 一些事情,所以输出难免落下不少,不过偶尔还是在 Twitter 那边闲聊两句,欢迎关注—— @wenser2010

话不多说,今天想和大家聊的话题是——Web3 何以成为可能?(how can we make it by Web3?)

TL, DR(太长不看版本):

1,Web3 的现状——Web2 VS Web3 的囚徒困境决定了,Web3 现阶段注定只是 “少数人游戏”。

2,Web3 的野望——引导 100 Million、1 Billion、10 Billion 等不同量级的人数进入 Web3 投资、社交、工作、游戏与生活。

3,Web3 的未来——硬件设备、软件应用、中介服务,与 Web2 以战养战,与 AI 并肩作战,与 Metaverse 以战求和。

如果觉得这个简略版说的太空、太泛,理解起来还稍有难度,那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Web3 现状:囚徒困境下的进退两难

Web3 何以成为可能?How can we make it by Web3?
from wikipedia

老话说得好: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Web3 这个叙事如果真的想要成长为 “文明级别的创新”,那么至少需要满足以下几条前提:

1)新技术的大规模采用;2)生产效率的极大提升;
3)生产关系的大范围转换;4)思想力量的极大解放。

而现在,在比特币出现的第 14 个年头的 2023 年, 综合 Crypto 领域及多重子领域的力量, 被很多人吹嘘为 “人类文明的必然进程之一” 的 Web3 也只是满足了第一个条件——换言之,尽管 Web3 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奉为圭臬,但现在只有区块链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大规模采用,而生产效率、生产关系、思想力量方面的改变,我个人认为,说从 0 到 1 都很勉强,为什么?

因为目前一超 N 弱的公链生态决定了生产效率短期无法得到极大提升;买卖双方、多空双方、矿工大户、投资投机、消费使用等多重关系也并未如同曾经的资本家与劳动力、科技巨头与数据人矿的关系嬗变,而得到新的转换与发展;至于思想力量,在无数人进入这一领域只为淘金、只想暴富、只要出 U,甚至连比特币白皮书、以太坊白皮书这种不仅是技术文档,更是社会思想结晶的内容都不屑一顾的当下,就更别提什么解放乃至极大解放了。

而在 ICO 热潮、defi summer、元宇宙风口、NFT 狂飙、DAO 组织猛增、socialfi 宛如一片死域过后,不遑多言, Web3 确然进入了一个死胡同、恶循环般的 “囚徒困境”——因为没有那么多人,所以 Web3 的很多项目、应用仍然停留在 “存量内卷、零和博弈” 的赌徒状态,只能来回收割场内已有的多茬 “韭菜”;而这样的赌徒+镰刀心态,自然也就造成了急功近利、黑暗森林的外部环境,安全事件频发(无论是机构、项目还是个人)、rug pull&soft rug 动辄卷款潜逃而逍遥法外、热点新闻成注意力收割机器而一波流、过度杠杆挪用资金最终暴雷,这样的事情每年每月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区别只在于涉及金额、波及范围与地理位置。

这样的后果,自然是再次加深 “信息隔膜” 的最佳催化剂——项目方想做出好的协议、产品、项目,奈何行业周期循环一波比一波风起云涌;投资者(持币人/holder/各类资本)无力筛选并找到一直靠谱的团队、项目和社区,只能坐以待毙,任人宰割,承担有形无形信息差的高值风险,而双方,则共同陷入了 “到底要不要先坦白?” 的囚徒困境。

在这样巨大的不确定性力量的压迫下,尽管 “万币齐发”,但能够进入所谓 “主流” 视线并被真正价值发现的 “主流币” 反而寥寥无几,人人都只能主动拥抱或者被动接受 “高风险、高低回报不等” 的无数 “山寨币”,赚了夸耀自己眼光好,选中了 “神盘、神矿、神项目”,亏了只能 “自认倒霉遇上了烂摊子”,归因于自己的运气好坏,殊不知,并不是单纯是自己运气好坏的问题,更多是 “结构性问题”。

当然,这样说,也有人会说 “偏见中蕴藏机会”、“利用不确定性才能暴富”、“本来就是少数人收割多数人”,这样说当然也没错,个人机会个人把握,只不过,就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内了。

在一个领域发展十数年之后,大家已经习惯了参与者如同潮水般一波后浪换前浪,转回头才发现——原来还需要从头重新聚焦于 “钱包和账户” 这一道门槛才能破局、才能吸引更多人、才能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如果这不是一个 “少数人的游戏”,你觉得可能吗?

二、Web3 的野望

Web3 何以成为可能?How can we make it by Web3?

好的,如果你能看到这里,说明你还是对 Web3 的未来抱有一定期待的,而它的发展,按照历史事物的规律,自然也会遵循创新扩散的驼峰曲线,同时也必然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引导更多人进入 Web3 呢?

如果说引导 1 个人、10 个人、100 个人、1000 个人甚至 10000 个人,只需要付出相对较低的成本(社交关系、资金空投、造富神话等)就可以完成,那么,如果想要引导 1 亿人、10 亿人乃至 100 亿等不同量级的人数进入 Web3 ,无疑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工程。

要知道,尽管 “最强公链生态” 以太坊地址数已突破 9400 万,但以太坊真实的 “用户” 人数无疑是远远少于这个数字的。(据欧科云链 OKLink 多链浏览器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2 月 7 日,以太坊链上非零地址数量已突破 9400 万,达 94,014,612 个,创历史新高。)毕竟,多创建一个或者 N 个地址不仅是分分钟的事,而且也是 Crypto 领域的必备技能之一。

所以,如果 Web3 是一家全球跨国企业集团的话,想让自己的 “市占率” 持续突破新高,那么,战略方面的布局,就应该——既要 “单点突围”,又要 “全面开花”。而想要做到这些,那么, Web3 “集团” 涉足的领域就不能只在有限的赛道,而是要如同一座森林一般,蔓延至四面八方。

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可能全错,也可能全对,一切留待时间验证,欢迎友好交流。

投资

有人说,Fi 属性(金融属性)就是 Web3 最落地、最通用、最吸引人的属性,而根植于 Crypto 而生长出来的 Web3 自然也不能免俗,但如今的 Web3 投资更像是一个刀尖舔血的斗兽场,而非一个单纯认知博弈的歌舞台。

所以,如果想带动更多人以投资的渠道加入到 Web3 探索者、建设者、参与者的行列当中,无疑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大。

所以,我个人认为,投资方面的改变或许需要从以下开始:

1,个人门槛方面:设立低息保值类基金型产品——降低入场门槛的同时,搭建较为稳定的 “引渡桥梁”,这个任务的最佳实践者,非交易所莫属。

2,中心力量方面:寻求威权政府的小范围有限监管——建立类似于经济特区、试点领域的 “有限监管地带”,适度对接 Web3 领域内的标杆型主体(平台、项目、DAO 组织、社区、公司等等),用更为渐进、缓慢的方式寻求去中心化机制与中心化组织的平衡。

3,运作主体方面:规范行业发展模式与信息披露——信息的不透明历来是 Web3 及 Crypto 行业为人所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从这两方面入手,能够增强商业主体和运作情况的相对透明化。

社交

人是社会属性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作为一出生便进入到首属群体的网络中的生物,人类对于社交的需求是刻入基因之中的,唯有如此,人类才能够通过社会化人格进入到整个社会体系之中,进行生存资源的获取和生活资料的交换。

在 Web2 时代,无数社交巨头因为掌握所谓的 “流量入口”,即社交源头而称霸互联网,社交关系网络带来的不仅仅是基础的 “流量”,还有基于各类人群画像、社交关系、交互行为带来的增值商业价值和数据信息网络, Web3 社交区别于 Web2 社交的主要方面,在我看来,应该是以下几点:

**1,全球实时流动性与价值可组合性。**区别于 Web2 社交的强兴趣驱动和生理需求驱动, Web3 社交由于 Crypto 网络的全球动态实时变化属性和多种价值的模块化组合而具备更强的全球流动性与价值可组合性。简而言之,就是 Web3 社交也有兴趣驱动的属性,但在加入 token 这一变量之后,因而具备了更为灵活的资本转化可能。很多估值可观的 DAO 和各类项目,其实都是起源于 Web3 社交网络(比如,Seedclub、FWB 等)。起于兴趣和共识,兴于价值和对地域的超越。

2,过程激励性和结果可变化性。不同于 Web2 社交中平台、公司对用户数据和信息的单方面垄断和对用户(账号)的生杀予夺,以及注意力的 “二次售卖” 经济模式下用户天然的劣势地位,Web3 社交中用户的使用行为在一个产品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中便能够且应该得到激励,无论是表面的积分数值的变化,亦或者是 token 的直接经济回报。不仅如此, Web3 社交中通过 NFT 这一兼具钥匙、名片、容器的 “中介存在”,还可以做到 “结果可变化性”——就像是最近的 Lens 协议可能产生的结果一样,在 $lens 登上美国知名交易所 Coinbase 的价格看板后,不少人猜测其将如同去年 $OP 登陆后半个月即宣布发币一样。而目前 Opensea 上 Lens Protocol Profiles 的地板价也已来到了 100U,而且目前流动性仍然不错(7 天内成交 1500+,一小时内成交 15+)。

Web3 何以成为可能?How can we make it by Web3?

**3,虚拟资产与现实交互的双重转换性。**人为何社交?除了基于情感层面的原因,更多还是一种社会契约的建立进而达成社会资源的交换,区块链技术和 Web3 社交有望实现虚拟资产(加密货币)与现实交互(真实行为)的双重转换,以往的社交关系在进入链上世界和元宇宙空间之后,有可能升级为具备资产属性的具象化流通货币。通俗来说,Interact to earn(互动即赚)。关注、点赞、评论——认识、握手、交换意见,线上行为和线下动作互为表里,现实交互自然就可以转换为虚拟资产。

另外,强调一点,现有的 socialfi 产品之所以瓶颈颇多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 “社交行为的纯粹性偏好”,相对来说,很少有人愿意他人与自己社交的目的是单纯为了 “ Fi ”,因为这样就使得 “自己” 自动降格为了 “商品” 一样的客体,哪怕这种行为带来的经济回报是双向的。因此,无论是基于这一心理的存在,还是人类时间、精力、心理承受力等多方面的限制,我个人认为,以后的 Web3 社交不仅不应该片面追求 “广度”(如人数多少、范围多大、数据多高),反而应该会更加 “奖励” 深度社交(不论是相处时间、互动频次,还是情感深度、理解程度等)。

最后,目前我比较期待的协议和应用方向包括:颜值经济、创作者经济、历史收藏经济等等,希望未来有更多出色的产品可供体验。

工作

提到工作,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想到的都是 WorkFi= work to earn.

但工作定义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 “进入公司或组织进行周期性回报的体力或脑力劳动”。或者说, Web3 的工作定义,我个人认为更接近于 “劳动” 的概念范畴——因为很多东西都没办法简单纯粹地概括为 “体力劳动” 还是 “脑力劳动”。

不说太多复杂的概念,“情感劳动” 和 “数字劳动” 就是 Web3 工作领域内客观存在且值得探索的方向。以去年大火过一段时间的 Gamefi 游戏 StepN 为例,Move2Earn 的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 “数字劳动”;而这个行业中的无数 influencer、KOL 与被影响者、关注者、粉丝们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极为特殊的 “情感劳动”。

而劳动,理应获得相匹配、相对应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回报。组织与个体之间共享的利益关系,应该是 Web3 工作方面能够引导更多人进入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 Web3 工作,或者说, Web3 劳动方面对于引导更多人加入的方式方法和方向可能是以下几种职业:

**1,广泛意义上的测试员。**无论是哪一个领域、哪一个赛道亦或者哪一类项目,都需要各式各样的 “测试员”——测试运行环境、测试产品体验、测试经济模型、测试活动周期等等,目前这一类角色的扮演者多数为所谓的 “撸毛党” 或 “刷交互、搏空投大军”,而随着 Web3 的逐渐发展,子领域细分下的产业分化,自然需要更多、更专业、更职业的角色。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进入一个 “全民抓 bug” 的时代。

**2,特殊情境中的展演者。**就像是科幻剧集《黑镜》中那部反抗劳动枷锁后反而被枷锁所同化的 “自杀表演者” 一样, Web3 的情境展演也会是一大独特的 “工种”——无论是元宇宙冒险,亦或者 Gamefi 第一视角参与,又或者惊险刺激的 “合约轮盘赌”?展演行为带来的不同体验,将成为无数 “观众” 的 “消费目的”。甚至,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的《楚门的世界》,也犹未可知。

**3,信息网络里的架构师。**正如很多地方存在的 “情报贩子”、“信息节点”, Web3 对于信息网络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通俗地说,每个人、每个项目、每个主体都需要沟通、合作、竞争等方面的互动,而构建 Web3 信息网络中的各类大小节点,也将是一个刚性需求——小到猎头招聘,大到战略合作。

游戏

谈到 Web3 游戏,可能多数人想到的还是 Gamefi 类型的游戏,但我认为, Web3 游戏很明显不仅仅是 game + fi 的简单组合体,或者说, 广义上的 Web3 游戏其实包含范围远远不止于 Gamefi 这一概念。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认为 “游戏是内在目的并因而自由的生命活动”,他在《判断力批判》一书里写到:“劳动是被迫的活动,而游戏则是与劳动相对立的自由活动。”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奥地利,1856-1939)则认为游戏是 “人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愿望的虚拟活动”,游戏的对立面不是真正的工作,而是现实。

约翰·赫伊津哈和弗里德里·西格奥尔格·荣格尔在《游戏的人》和《玩游戏》这两本书中对 “游戏” 下的定义是:“没有明确意图、纯粹以娱乐为目的的所有活动。” 这一定义以目的(效用)为出发点,以此看来,任何能为人们带来快乐且人们能够主动参与的活动都属于游戏的范畴,如跳舞、弹钢琴、堆雪人、玩玩具等。

德国人沃尔夫冈·克莱默提出,规则游戏可以归纳为:一种由道具和规则构建而成、由人主动参与、有明确目标、在进行过程中包含竞争且富于变化的以娱乐为目的的活动,它与现实世界相互联系而又相互独立,能够体现人们之间的共同经验,能够体现平等与自由的精神。

——以上内容引用自《游戏改变世界》

例如,DAO 组织的建立、发展、扩张、衰落与死亡,是不是也可以被称之为 “ Web3 游戏” 呢?毕竟,涉及到治理、生产、体验、秩序的活动,也有正反馈和自愿选择,并且可以产生成就感、愉悦感或者胜任感,甚至实现具体的目标,也符合部分学者对于游戏的定义。

所以,从无限游戏的角度而言, Web3 就是一场创造规则、界定边界并且打破边界、与秩序共舞的无限游戏,甚至算得上是一场大型的社会实验。所以,吸引更多人进入 Web3 的游戏方面的演变,可能是从以下方面开始的:

**1,游戏领域的扩展。**如对游戏定义和范围的认知层面对扩展,购买 NFT、购入加密货币、加入某些 DAO、使用某些区块链产品等,都可以视作 Web3 游戏的一部分,而随着 Web3 生态的越发丰富,“Web3 游戏” 的种类自然而然也将增多,甚至,DAO 组织、NFT 项目也将进入 “游戏形态”,可以升级获得另类形式的正反馈,乃至进入 “DAO 战”、“NFT 副本” 的 Web3 “网友时代”。

**2,游戏制作的增加。**很多人认为, Web3 游戏玩家数量过少,因而不足以支撑现有的游戏体系的运转,甚至有不少人用 “游戏制作开发人员比游戏玩家都多” 来讽刺一些日活几乎为 0 的 Gamefi 游戏项目,但另外一个值得期待的方向是,如同 Roblox、Unity 等游戏编辑器的 Web3 化,即人们将 “制作游戏” 作为游戏的一种,故弄玄虚一点地说,可以视作 “元游戏设计”,以此获取 $GAME 代币的奖励(如同游戏设计比赛、游戏黑客松一样),这样确实可能导致游戏制作的增加,但同时游戏内容供给侧的增加,也将不同程度地带动游戏内容消费侧的增长,进而引导更多人通过 “制作游戏” 以及对应的 “ N 多游戏” 进入 Web3 空间。游戏制作开发人数大于游戏玩家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对应的双方角色及内容是否能够继续增长,并且积蓄力量为某一天的指数级增长而添砖加瓦。

**3,游戏 token 积分化。**相信这一点是很多 Web3 游戏人现在以及将来必须探索的方向之一,也是 NFT 项目在推进的方向之一。很久以前我曾经说过,很多人标榜的 “ Web3 游戏/ Gamefi 游戏最大的优点就是你能够掌控你自己的资产、自己的数据”,但现实是, Axie infinity 这款全球知名的 Gamefi 游戏中的 NFT 和游戏数据其实并不属于将自己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的玩家们,这些 NFT 和数据也并不能让他们随时随地置换成法币(别忘了 NFT 的流动性难题),甚至是其他 Gamefi 游戏的道具 NFT 或其他资产,离开 Axie infinity 这个游戏平台,这些资产的价值可以说是几乎归零,“资产归用户、数据归用户” 又从何说起呢?而究其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原因之一就在于, Axie infinity 的生态无法与其他 Gamefi 游戏生态相结合(比如 StepN),这既是因为彼此的游戏形态、经济生态的差异性,同时也是因为底层协议、道具 NFT 的无法转化性。

打个现实中的比喻,如果我在星巴克会员卡里存的钱没办法随时取出来再到瑞幸去买咖啡,那怎么能说这笔钱和我已经买到的咖啡是我自己的钱和东西呢?(当然,现实中的情况更加复杂)而游戏 token 化有望在 Solv Protocol 团队打造的 EIP-3525「半同质化(匀质化)」之后,成为解决这一尴尬问题的方案之一。

简单来说,只要你玩的是某一个生态/平台/公司/组织所属的某款(成熟型)Web3 游戏,就可以将游戏获得的 token 或 NFT 兑换为其他游戏不同兑换比例的道具或 NFT,或者是现实世界中某个商店的积分,用于消费或者购买某些实体物品(前期可以是游戏周边、角色手办、人物盲盒等等,后续逐渐扩大品类和范围以及不同价位的商品)。

当然,这同样依赖这个生态系统的 “正外部性” 和 “反脆弱性” 是否足够强大,其中的 token 和积分的兑换、流通、消费速度是否足够健康,以及,最主要的是,这个生态是否有人或组织主动去建构。

生活

可能很多人会奇怪:前面提到的不同方面,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很多人的生活都是由投资、社交、工作、游戏组成的,为什么还要把生活单独拎出来说一遍呢?

因为,如果想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进入 Web3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上面这些部分,是完全不够的,而且,此生活非彼生活——这里提到的生活方面,更多地是指一个人生活当中必备的 “元素”——如身份、衣食住行以及生存需求满足之后的发展需求、享受需求乃至自我实现等方面,很难对其进行明确的领域划分,所以放到最后来说。

1,DID 层面: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 “身份” 以及对应的 “角色”,比如社会关系中的身份、集体组织中的身份、职业工种中的身份,而区别于这些身份以外,能够更好地进行价值量化和个人主权行使的身份系统,自然就是 Web3 当中的 DID(Decentralized Identity 去中心化身份),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跨链、全面、低成本、足够有辨识度、可以作为数据存储容器、可以沉淀社交关系以及更多内容的 DID,而且这个 DID 集成度要够广,尤其是与 Web2 的应用,例如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电商平台等等,在这方面,我个人比较看好基于 POW 逻辑的 Nervos 公链而搭建起来的 .bit DID 身份系统(据说这一项目背后有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的身影),试想一下:未来每个人的微信号(wxid)即你的 DID,可以登陆多个应用,而实现这一功能的角色,正是 .bit 这个拥有 Sub-DID 子账号系统的 real DID, 当然,前提是 DID 能够真正扮演前面提到的多重角色,并且满足中心组织的身份管理要求(you know what I mean)。这一点的实现,也有利于个人身份信息的保护和相关资产的多重安全保障。

2,衣食住行层面:日常生活中的基础构成,莫过于衣食住行四件事情,而如果要提高人们在这方面对于 Web3 的卷入度,那么就要从这些方面对需求予以满足,而这一切的前提,则在于加密货币支付的合法化和合规化,这一方面需要中心机构的逐步推进,另外一方面也得益于交易所、钱包应用以及更多品牌商家的加入。而且,更重要的是,品牌进入 Web3 领域并非是单纯的 PR 营销和捞金圈钱,而是真正想要融入这个生态,抢占先机地占领某个生态位置,并且拓展自己的品牌场景——让更多的人在更多地方看到、用到、记住这个品牌。可惜的是,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看到特别好的品牌案例,即使强如星巴克、蒂芙尼、阿迪达斯乃至收购 RTFKT 的耐克,都没有找到更大的品牌应用场景。

3,自我实现层面。相比较于其他行业, Web3 相对于并不是那么看重 “资历、经验、背景、财富、籍贯、肤色、人种” 等等(当然,也存在某些圈子、偏好,乃至 “狗眼看人低” 的现象——他们的共同说辞是:” 不是 holder 没有发言权、没有评论权,我没看到的行为都是没有下注,是各个社区的混子”),因而对于每个人都有机会在这里找到自己 “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 的可能——正如同新媒体对于传统行业的改变一样(很多曾经传统行业的人借助新媒体实现了个人的第二增长曲线甚至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自我实现),崇尚 “自由、平等、创新、去中心化” 等精神的 Web3 对于当今很多人来说也是这样一个领地——在这里,你可以是一个埋头创作的艺术家、可以是一个专心珍藏的收藏者、可以是一个潜心创作的写作者、可以是一个安心投研的研究员、可以是一个开心编程的程序员…只要你想,这里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你满溢出来的想象力和执行力。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公式。传播学之父施拉姆受到学者乔治·K·齐普夫 “最省力原理” 的影响,提出了一个选择的 “或然率公式”: 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 =选择或然率(换言之,选择力与费力程度成反比,与可信度成正比。

这一公式的适用范围原本只是作为媒介选择的标准,即如果一种媒介能够给受众以更多的需求满足(即报偿保证),且使用成本更低、花费精力更少(即费力程度),那么这种媒介更容易被选择。

而具体到 Web3 领域,我个人认为也可以根据这一公式提出 Web3 或然率公式= 回报的丰厚程度/付出的成本,即如果一个 Web3 项目/应用/平台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必要需求/重要需求,能够给予其丰厚回报,且使用者付出的成本越低,那么这一事物更有可能被接受、被使用。

如有必要,即唤 Web3.

三、Web3 的未来

Web3 何以成为可能?How can we make it by Web3?

随着最近由 Chatgpt 掀起的新一轮热潮逐渐席卷全球, AIGC 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领域赛道与内容品类,人们狂热的表现宛如数百万年前第一次看到天雷引燃的林火时展露出的愚昧中的渴望,不少投资人、互联网从业者、内容创作者、科研工作者即将或已经准备将 AIGC 奉为最新的 “神坛宗教”,和一年前对于 Web3 的趋之若鹜如出一辙。

风口转换,犹如太阳东升西落一般正常,但相比较于如今服务于商业营销目的、对 AI 造成影响持极端态度的无数盲目且过度的炒作, Web3 的未来,或许是一个更加值得思考的问题。

以下内容纯属个人臆测与期待,与任何机构或个人无关,欢迎友好交流。

硬件设备

Web3 的未来,硬件设备的更新迭代,乃至指数级进化,必不可少。

目前看来,XR(AR/VR/MR)是 Web3 必不可少的组件之一,元宇宙空间的建设、发展、扩张乃至永无尽头的边界拓展,甚至穿梭过去未来的数据复现与推演,都有赖于更为强大的算力设备和配套的硬件设备(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极速网络)。

目前来看,这方面主要有 3 个科技巨头有对应布局:Meta(前身为 Facebook);字节跳动(Bytedance);苹果(Apple)。而在 Web3 的未来,不排除一些小公司也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

而具体到 Web3 的应用,则存在以下可能:

1,支付工具——无论是智能手表抑或者智能眼镜,甚至虹膜识别、基因匹配等方面,Web3 支付工具的智能化、轻量化甚至无感化都是一大趋势;

2,存储工具——数据存储历来都是互联网的基地组成部分,而数据存储安全与扩容更是无数人的刚需所在, 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能够多快好省地进行数据存储,都是 Web3 硬件设备可以持续努力的方向;

3,交互工具——元宇宙作为 Web3 必备的组成部分,交互工具的产生和优化也属于必要部分,例如全息手套、操控手柄、数字皮肤以及五感头盔等等。

我个人始终对开放式意识电流链接存储元宇宙(简单理解为《上载新生》里的赫塔菲世界和《万神殿》中的 Uploaded Intelligence)抱有高度的期待,且并不认为元宇宙的实现和发展会限制人类迈向星辰大海的脚步——如同《三体》中曲率驱动引擎和地球宇宙坐标隐藏是可以同时达成的,元宇宙不仅仅可以造就数字神国,而且可以助推宇宙学和物理学的进化推演。

软件应用

对于 Web3 未来中的软件应用而言,我个人(非常主观地)认为 “可扩展性” 将是重要元素之一——简单理解为,未来的 Web3 应用将不再进行单独的类型界定(如 exe、apk 等格式),反而会如同现在的压缩包(如 zip、rar 等格式)一样,可以任意扩展为适配各类硬件的软件工具包。

这不仅仅是因为未来硬件设备的发展进化,更是因为可扩展性应用可以满足各类人群的多样化需求——一个软件应用可以是纯粹娱乐的内容观赏平台,也可以是进入其中身临其境的花园舞台,更可以是一个变化万千、虚虚实实的数字空间。

想象一下,你可以观看别人在 GTA-6 中热血江湖,也可以进入其中体验第一视角的畅快刺激,甚至可以再在其中制作一些现实物理世界可以存在的事物和工具,体验想象力成为现实的感觉,并且你可以通过自己录制输出的视频、音频等内容赚取代币回报,甚至效仿游戏开发商出售自己制作的 DLC(Downloadable content, 即可下载内容,可以简单粗暴地将其理解为局域网副本)。

大型游戏即为开放世界,而各类游戏、各种游戏当中的世界,都将作为无数” 数字元宇宙 “的其中之一,供人们身处其中,如同《失控玩家》(Free Guy)一样游戏人间。

除此以外, Web3 未来的软件应用的分类界限可能也更为模糊,甚至 “应用嵌套” 会是常态——即基于他人的大型应用构建一个自己的中型应用、小型应用甚至超小型应用,比如为一款游戏制作一个 “一键房屋” 的应用,在元宇宙空间将这个类似魔方的应用往空地上一扔即可实现。

以及,最重要的事情是, 未来的 Web3 应用不再是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用户(我个人更喜欢参与者或者建设者的叫法)的数据与信息将真正由自我决定,所有内容就如同一个 U 盘 一样,随用随插,即走即拔;同时多数应用都是开源软件,如果用户开放限时、限定权限,能够对用户的整体需求和更为全面的行为轨迹予以记录和分析,进而更好帮助用户,满足用户线上线下、现实虚拟的多重需求。

中介服务

未来的 Web3 还有重要的一环,就是除了硬件设备与软件应用以外的中介服务。

尽管 Web3 世界很多人信奉 “ Code is Law” 的原则,还有很多人将 Web3 的重要特征之一定义为 “去中间人经济”,但我个人仍然认为 Web3 的未来仍然难逃中介服务的客观存在。

简单来说,中介服务是为了更好地连接软件和硬件的,一方面是提高个体和组织的行为效率,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增强软件与硬件之间构成的 “飞轮效应”,更好地迭代优化软硬件。

而这方面,或许可以通过以下 3 点逐步实现——

1)与 AI 并肩作战

目前来看, AI 是能够极大地解放人类生产力和思想的存在,因而 Web3 力量与 AI 并肩作战必不可少,而 AI 对于 Web3 的去中心化、平等、自由、创新、包容等精神也远比人类能够做到的程度执行地更为透彻。

AI + Web3 = 算力+内容+智能化+可组合性+过程激励机制,随着 AI 对于语言模型的推演和学习,其服务内容也将拓宽至无穷大。

2)与 Web2 以战养战

尽管现在 Web3(在国内)尚未进入主流视线并引起大规模轰动效应(甚至不如 Chatgpt 最近的大火热度),但 Web3 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势必会对如今看似稳如磐石的 Web2 体系进行不可逆的更替和超越。

因此,对待 Web2 的态度要 “以战养战”——一方面是填补 Web2 领域的空白,如即时转账、溯源票务等等;另外一方面,又要对 Web2 的著名品牌、影响力者进行降维打击。一边攻城略地,加紧步伐取代 Web2 发挥越发重要的影响力和更大的影响范围;另外一方面,也要保持舆论的上风,为 Web3 的发展争取更多注意力以及越发广阔的空间。

3)与 Metaverse 以战求和

至于 Metaverse 层面,则需要 Web3 力量以战求和——将元宇宙概念和叙事容入自己的叙事和生态之中,带领更多人探索或封闭、或开放的元宇宙平台。将 NFT 作为以战求和、寻求元宇宙力量声援和支持的重要筹码。

如果 Web3 只是一场梦,又如何?

最后的最后,以我长久以来思考的一个假设追问为结尾:如果 Web3 只是一场被炒作、被夸张、被神话的梦,又该当如何?

那些曾经有过的坚持,曾经高举的信念,曾经不悔的付出,会遗憾吗?会后悔吗?会可惜吗?会觉得浪费吗?会感觉受到愚弄吗?

我想,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吧,但就算如此,我相信很多人还是会和我一样:享受其中,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建设其中,骄傲其中,为自己参与过、建构过、解构过、放弃过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而不论 Web3 是一场梦幻泡影的迷梦,还是一种轰轰烈烈的社会实验,最大的收获,在这趟旅途中就已经得到了——那就是无数新奇的体验、激动的碰撞、启发的交流,还有无数最可爱的朋友与来客。

Web3 是奖励过程的,结果的到来,只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罢了。

记住,这是一场与规则、秩序、边界共舞的无限游戏。

遥祝 2023 万事顺意,每个人都能追寻到自己心中的那座 “伊萨卡岛 “。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炒币网无关。炒币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仅供参阅,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